【烹饪技巧】傣味,一定要尝的版纳味道!
时间:2018-04-10 访问量:1133
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,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。傣家人认为,吃酸的心爽眼亮,有助消化,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热;吃甜的,能增加热量,解除疲劳;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,预防伤风感冒;而吃生的,则可保证营养。傣家人认为:要酸,则酸得爽口!要苦,则苦得有味!要辣,则辣得过瘾!要生,则生得鲜嫩!
包烧
包烧是傣族一种特殊的烹饪方法,以芭蕉叶等天然绿叶为烹饪工具,将食物用鲜叶包裹,用火塘的炭火将食物烧熟。肉料洗净剁细,以青辣椒、姜、蒜、芫荽、苤菜等为配料,加适量盐、味精,味鲜、醇、香、辣,营养丰富。

香茅草烤鸡
香茅草烤鸡是傣族的传统名菜。制作时先将宰好的小土鸡洗净后剖开,放入葱、蒜、芫荽、小米辣等佐料稍作腌制,然后用香茅草捆住,再用竹片夹起来,抹上猪油,放在炭火上烤,烤熟后去掉香茅草,其味香辣,鲜美可口。香茅草烤鱼与其异曲同工。

撒撇
傣族风味饮食中有一道佳肴“撒撇”,总是让人一吃难忘。撒撇汁是一种调料,用烤熟的牛肚丝、牛肉片和凉米线等蘸着吃。撒撇因有牛苦肠水,初食微苦,再食回味悠甜。具有丰富的百草营养成分,且有清热解毒和健脾开胃的功效。

菠萝紫米饭
菠萝紫米饭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制食品,制作时首先把紫糯米用水浸泡7-8小时,然后将新鲜的菠萝掏去心放入紫糯米,再把切去的盖子盖上,放到甑锅里蒸,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即可食。这道美食既是饭,又是菜,还是水果,其味清甜可口,回味无穷。

竹筒饭
竹类食物是傣家人餐桌上常见的佳肴。做饭时,将上好的糯米装入新鲜竹节,加水浸泡若干小时,用芭蕉叶或甘蔗叶塞住筒口,放进火塘用文火烧烤。烤熟后,将竹筒轻敲一遍,剥去竹筒的薄皮,一条圆柱形的米饭,外面包裹着一层雪白的香竹瓤,热腾腾清香扑鼻,用手随意抓起一小段,那滋味,您将终生难忘……

黄牛干巴
保和人腌制好的黄牛干巴,加入干椒,少量生姜,在六成热的油中小火炸一会后出锅,这时的黄牛干巴表面硬,内里软,口感干香,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下酒菜。

带皮牛肉
带皮牛肉选材于当地的黄牛,可谓地道正宗,货真价实。牛肉紧实,极富嚼劲,牛皮口感滑脆,弹力十足,牛肉的鲜香随着那股弹劲反复在嘴中回荡,从嘴到齿,每一处细缝和肌肤全被浓香重重击打,配上傣家人自制的沾水,鲜香麻辣,让整碗牛肉更加闪亮!浓香炙热,让人一股劲儿涌上舌尖。

黔黄鱼
保和最为出名是的黔黄鱼,不仅因为其肉黄,刺少,更因为其稀少、珍贵而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。一条肉黄肥厚的黔黄鱼,再配上傣家人自己腌制的酸笋煮汤,味极鲜美,堪称一绝。

傣味菜系里面,还有很多你没听说过也更没吃过的菜,等着你去发现!
烤菜有鸡、牛肉丸子和牛肉松、猪肉、鲤鱼和鳝鱼,全用一种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,内加各种香料蔬菜烤熟,味鲜,肉嫩,易嚼,营养成分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。特别是鳝鱼划成薄薄的小片,牛肉丸子插上坚韧的草根,让人不知何物,胃口大开。
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、苦凉菜、酸芭蕉片、牛皮胶条,这是满汉全席、川粤苏闽菜里绝无的东西。
煎的如青椒包肉。炒的是臭蒸鸡蛋,名臭实香,香中微有苦凉气,令人回味再三。煮的如酸笋鸡,那真是一道色香味美俱全,古朴、清淡、鲜香的美味。
在傣味餐厅里,我们都会看到非常著名的小吃——泡鲁达,其是用西米、大西米、木瓜冻、缅甸炼乳、特制奶油面包干、新鲜椰丝加上碎冰块制作而成,做好的泡鲁达香甜扑鼻,神清气爽。其中的奶油面包干,泡在奶香浓郁的冰水中,入口即软,味道超赞哦。